隨著我國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醫(yī)療保健事業(yè)的日臻完善,人們的壽命也不斷的延長,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.值得社會關注。老年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時期。在這個時期內,老年人身體各系統(tǒng)退行性改變逐漸明顯。影響器官功能各類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,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自理能力。同時在這一時期,老年人也要面臨許多實際問題,如退休,喪偶,子女婚嫁,配偶及自身患病,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減退,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。老年人心理特點有明顯的二重性,既有久經(jīng)社會磨練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一面,又有隨著年齡增長接近死亡心理很脆弱的一面,既有平淡生活淡泊名利對待具體事情非常認真的一面;還有面對復雜變化的各種社會現(xiàn)象,由于學習少,情況不了解,觀念沒有轉變而不理解,不適應社會變化的。常常好發(fā)牢騷,心理不平衡的一面。掌握老年人心理活動的規(guī)律對我們的護理工作很有幫助。
1 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
1.1 角色與環(huán)境的轉變。根據(jù)調查∶工人退休前后心理的感受變化不大,他們退休后有更充足的時間料理家務,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,社會適應良好;但退休干部的心理狀況就大不相同,特別是一些領導崗位的老干部更是感到很不習慣,很不適應。另外,有些家庭環(huán)境因矛盾較多,家人之間不和諧,最終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1.2 經(jīng)濟狀況。經(jīng)濟是保證老年人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礎。目前我國老年人的經(jīng)濟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職人員,加上醫(yī)療月賂貿用的上升,使老年人的經(jīng)濟來源缺乏保障。經(jīng)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
1.3 身心衰老。老年人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后,都不甘于清閑,他們渴望在有生之年,能夠再為社會多做—些工作,然而身心健康狀況并不理想,他們或者機體衰老嚴重,或者身患多種疾病,這樣使一些老年人陷入苦惱和焦慮之中。有的稱自已是"思想僵化、知識老化、血管硬化、即將火化"的"四化"干部。",
2 老年人心理表現(xiàn)
2.1 孤獨感和失落感;離退休的老年人失去了與同事們共同學習的機會,兒女成家立業(yè)沒有時間陪伴在身邊,空巢老人越來越多,而大多數(shù)子女只注重對老年人生活上的照顧,忽視情感上的交流,特別是當老年人生病時,這種孤獨與失落感與日俱增。
2.2 焦慮和抑郁癥;老年人離退休后,過去長期習慣了的生活日程驟然改變,易產生情緒上的波動,產生自卑無用感,甚至焦慮、抑郁,此外老年人喪偶,親友生死離別等,對老年人都是最強烈的生活事件,從而感到無限悲傷,以至于難以解脫,對生活失去興趣。
2.3 自尊心強、固執(zhí)∶老年人具有豐富的工作經(jīng)驗、人生體會,事業(yè)上的成功,工作上得到同事們的尊敬。退休后仍希望得到別人尊重,如果提出的意見和想法不能被采用和重視,易產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,從而封閉自己,不在表達自己的意愿,拒絕與他人交談。2.4 老年人性格的改變∶與老年人的腦退化有密切的關系,腦的各部分發(fā)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。如大腦額葉比其他區(qū)域先退化,而額葉與,性格關系密切.故老年人性格易發(fā)生改變,同時皮質的退化對皮質下的控制減弱,造成皮質下原始沖動占優(yōu)勢,也可影響性格,所以,控制能力下降易發(fā)怒。
2.5 自私多疑;人的行為受感知覺、思維情感、性格、智能等影響,因此,有的老人由于大腦皮層功能減退,上述心理活動發(fā)生變化.導致行為異常,如自私多疑.孤僻,或像老小孩一樣,出現(xiàn)一些原始的幼稚行為。
2.6 健忘∶老年人身體日漸衰老,智力水平也會隨之下降。表現(xiàn)為近期記憶力減退,常表現(xiàn)健忘。
3 護理措施目前,我國導致老年人死亡的前三種疾病;腦血管疾病、惡性腫瘤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,其致病原因多與生活及心理因素有關,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。具體措施如下。
3.1 定期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。有針對性的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,治療及康復,幫助老年人正確了解疾病,增強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顧的能力。定期向老年人講述和示范各種情緒法,如∶自我教育法,活動轉移法,溝通調節(jié)法和環(huán)境調節(jié)法等,從生活中尋找生存的意義和樂趣。善于安慰控制自己,對不良情緒進行調節(jié),適當參加社交活動。充實精神生活。注意保持家庭和諧,取得家庭成員的理解、支持和照料。從而提高生存質量,減少各種心理問題。
3.2 鼓勵老年人多與社會接觸和參加健身運動。護士應多給予老年人特別的關心,經(jīng)常主動與他們溝通,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,鼓勵老年1。人參加適當?shù)幕顒樱绯?、跳舞、聽音樂、打太極、練氣功等健身'活動。這樣既能保持機體代謝平衡,促進身心健康,延緩衰老,又豐富了老年人離退休后的精神生活。
3.3 老年人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。護十在日常護理工作中.指導老年人時刻保持樂觀的態(tài)度及開朗的性格,培養(yǎng)生活情趣。"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吃藥更能解決生理上的痛苦"。應多于老年人的家庭進行交流,鼓勵家人多關心老人,特別是--些喪偶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,安慰開導家屬,使老人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的態(tài)度。老年人要學會挖掘自身的快樂和豁達,更要會用自身寶貴的資源,常言道"不怕人老,就怕心老"。只要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,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(tài)度,那么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都會有更大的提高。
3.4 強化老年人智力素質。鼓勵老年人勤于學習,科學用腦,善于用科學的知識養(yǎng)生保健,既鍛煉了智力。又學會了自我保健和照顧的技能,不是有句話叫"活到老學到老"嗎?進入老年,學習的東西也很多,如∶老年保健知識,老年社會學,老年心理學,家政學等,同時還可以了解國內外大事,了解社會變更,更新觀念,緊跟時代步伐。豐富生活,鍛煉智力。
3.5 抑郁的護理。對于一些抑郁的老年人,護士應注意其心理上的支持,經(jīng)常與這些人交談,了解他們的思想和情緒變化,在接觸這類老年人時首先要尊重他們,比如;主動與其打招呼,耐心聽取意見,積
極幫助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。在尊重的基礎上關懷老人的生活,寧攙扶老年人走路,幫助老人做一些喜歡的事情等,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的溫暖
3.6 創(chuàng)造溫馨的住院環(huán)境∶老年人在住院時,醫(yī)護人員要主動熱情的進行接診,并及時向老人及親屬詳細介紹醫(yī)院內環(huán)境,及病房的各種護理設施,以及我們開展的各項服務措施。
3.7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∶護士主動熱情,友好的介紹自己,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,拉近護患關系,同時對待他們,就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,尊重關心他們,做任何治療和檢查,都要詳細說明,消除他們心中的恐懼感,做檢查時,護理人員全程陪同.并詳細交待注意事項。在生活上主動關心,體貼他們。使他們感受到親切溫暖有如在家的感覺。
3.8 尊重關心體貼老年人;老年人思維反應相對緩慢,語言表達遲緩,記憶力也有所下降,有時一個問題交待數(shù)遍也聽不清,記不住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耐心解釋,不急不躁,態(tài)度和氣,語速要慢,并且要耐心的聽他們訴說病情,要經(jīng)常深入病房,詢問是否需要幫助,遇到問題及時解決,如當時解決不了的,要給予他們答復,遇到他們要主動打招呼,做治療時,動作要干凈利索,使他們都滿意面積極配合治療。
總之,護士擔當著老年人生命周期中健康維護的角色,只有結合其自身特點,運用自身的心理護理技巧,才能對老年患者實施有效的
心理護理,這對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。幫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,實現(xiàn)健康老齡化。也是全方位優(yōu)質護理的體現(xiàn)。